在遠古的堯帝時代,黃河流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水肆虐,莊稼淹沒,屋舍傾頹,民眾被迫向高處遷徙,同時還要面對毒蛇猛獸的威脅,生活苦不堪言。堯帝深感憂慮,召集了部落聯盟的大會,共同探討治理洪水的良策。在眾多部落首領的推薦下,儘管心存疑慮,堯帝最終還是決定派遣鯀去擔當這項艱鉅的任務。
然而,鯀治水九年,卻未能扭轉局勢,反而因方法不當——單純依賴築堤擋水,導致洪水更加肆虐。舜帝繼位後,親赴治水前線考察,發現鯀的治水策略失效,遂依法處置,並決定讓鯀之子禹接替治水重任。
禹汲取了父親的教訓,創新治水思路,採取開挖水渠、疏通河道的策略,引導洪水歸海。他身先士卒,與民眾並肩作戰,頭戴斗笠,手持鐵鍬,不辭辛勞地挖土挑石,小腿上的毛髮都被磨光,展現了非凡的領導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歷經十三載春秋,禹終於成功地將洪水引入大海,使大地重獲生機,農田得以復耕。在治水過程中,禹雖新婚不久,卻心繫蒼生,多次路過家門而不入,連親生兒子啓的誕生也未能使他停下腳步。
面對黃河中游的龍門山阻礙,禹更是親自勘查地形,組織人力開鑿,最終使河水得以順暢東流,徹底解決了水患問題。禹的功績被後世廣為傳頌,被譽為“大禹”,成為治水英雄的象徵。
舜帝晚年,同樣面臨着尋找繼承人的問題。鑑於禹治水有功,威望極高,眾望所歸,禹最終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之位。此時,社會已步入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的發展催生了私有制的萌芽,氏族貴族開始積累財富,奴隸制度逐漸形成,氏族公社逐漸瓦解。
禹晚年時,其權威與權力達到巔峯,不僅巡視四方,還在會稽山召開盛大的部落首領集會。然而,禹的晚年也透露出王權強化的信號,如因防風氏遲到而將其處斬的事件,顯示了王權的絕對性和不可侵犯。此外,禹原本有意按照禪讓制讓位給助手伯益,但最終卻是其子啓繼承了王位,這標誌着世襲制的確立和夏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