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戴柳

在古老的密州,每逢清明時節,一項獨特的習俗流傳至今——人們喜愛採摘初春的嫩綠柳枝,編織成帽,再細心纏繞上二十八縷鮮豔的紅絲,這抹春意盎然的景緻,不僅賞心悦目,更藴含着對一位賢良柳姓女子的深切懷念。

密州城東,墨河蜿蜒,兩岸柳絲輕拂,其中柳家莊住着一位遠近聞名的巧手姑娘,柳蘭。她不僅心靈手巧,精通詩書女紅,更以賢淑孝順聞名鄉里,被譽為“巧柳”。及笄之年,柳蘭嫁給了同村一位忠厚老實的周姓青年,兩人與周老漢共同生活,雖家境清貧,卻和睦温馨。

然而,好景不長,國家戰亂頻仍,周青年被徵召入伍,從此音訊全無。柳蘭獨自承擔起家庭重擔,勤勉持家,侍奉公爹,其貞烈之名更添幾分。但命運多舛,村中一惡霸覬覦柳蘭美色,屢遭拒絕後,竟散佈謠言,污衊柳蘭不貞。

不久後,周老漢病重,柳蘭盡心侍奉,甚至宰殺了家中飼養多年的老母雞為公爹燉湯滋補。不料,次日周老漢竟離奇離世。家族震驚之餘,報官追究,州官孔大人親臨現場,查明死因為中毒,卻一時難以確定毒源。在惡霸的煽動下,輿論紛紛指向柳蘭,孔大人未及細查,便草率將柳蘭收監問罪。

公堂之上,柳蘭堅稱無辜,但嚴刑之下,終屈打成招。孔大人依律上報,判柳蘭斬立決,行刑之日定於清明。刑場上,柳蘭含淚陳情,以死明志,其清白之心,感天動地。

行刑後,孔大人在與友人弈棋時偶得啓示,憶起柳蘭提及的老母雞,恍然大悟——原來,那養了十多年的老母雞雞頭含有劇毒,無色無味,足以致命。孔大人頓感痛心疾首,意識到自己錯殺了無辜,立即上書請罪,並自罰俸祿,同時頒佈告示,令全城人在清明三日佩戴柳枝帽,綴以紅絲,以此“戴柳”之舉,既紀念冤死的柳蘭,又警醒後世官員切勿輕信讒言,需明察秋毫。這一習俗,便這樣承載着哀思與教訓,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