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古代,侗家人並未有鬥牛的傳統。直至某個難以追溯的年代,出現了一位對牛充滿深厚情感的老人,人稱“愛牛老者”。他自幼與牛為伴,以放牛為生,年逾不惑,卻始終未尋得一頭令他心滿意足的牛。懷揣着對完美之牛的追求,他踏上了漫長的尋牛之旅,足跡遍佈各個村寨,歲月流轉,待他攜牛歸鄉時,已是兩鬢斑白。
愛牛老者以識牛聞名遐邇,他對牛的每一個細節都瞭如指掌,從眼神到鼻息,從毛髮到蹄甲,無一不精。一日,他行至溝洞之地,偶遇一頭非凡之牛,滿心歡喜地詢問其主是否願售。養牛的老者深知此牛非凡,亦聽聞愛牛老者之名,故意抬高了價格,不料愛牛老者毫不猶豫地將其買下。
此牛確非凡品,不僅體態健碩,額凸角翹,腰板挺直,更神奇的是,其蹄甲上彷彿天然雕琢着“天下我為王”的字樣,右耳內還藏有一根長達七尺五寸的紅龍鬚,預示其力大無窮,善鬥無比。愛牛老者視其為保家之牛,滿心歡喜地帶其歸家。
途經犀牛潭時,保家牛偶遇一頭犀牛,二者不期而遇,隨即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角鬥。岸上、水中,兩頭巨獸激戰三天三夜,難分高下,引得周邊村民紛紛圍觀,熱鬧非凡。愛牛老者心急如焚,擔心保家牛安危,終想出妙計,命人潛入水中,以繩索縛住二獸之腿,最終成功制服犀牛,而保家牛則安然無恙。
此事發生在農曆九月初九,自那以後,侗寨連年豐收,人畜興旺,皆因保家牛之庇佑。為紀念這一勝利與奇蹟,愛牛老者決定每年此日於犀牛潭邊舉辦鬥牛活動,以慶祝豐收,祈求來年繼續風調雨順。於是,鬥牛節便在侗家人中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個充滿喜悦與祈福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