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學之真諦—實踐為本,空談非道

細品《大學》開篇之語:“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言深刻揭示了學問之根本目的在於明悟天理,革新自我,追求至高之善。國學,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精髓,其核心價值遠非形式所能承載,而需深植於心,踐之於行。
近年來,國學熱潮席捲社會,各類“國學校”、“國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電視熒屏上也不乏學者激揚文字,論道國學。儒服加身、韶樂繞樑、孔子像前虔誠禮拜,這一幕幕場景確顯莊重,卻也讓人不禁反思:在這些光鮮的外表下,國學之魂是否得以真正傳承?

《大學》所倡導的“明明德”、“親民”與“止於至善”,強調的是內在修養的提升與社會責任的擔當,而非外在形式的堆砌。反觀當下,部分國學活動似乎偏離了這一核心,流於形式,重儀式而輕內涵,成為了“走過場”的代名詞。這種“空手套國學”的現象,無疑是對國學精神的曲解與褻瀆。

以某大學國學講座為例,雖有名家坐鎮,卻因校方重視不足,聽眾寥寥。主講人雖以“明明德”之精神堅持講授,卻難掩活動本身的冷清與無奈。此現象背後,反映出的是對國學真諦理解的淺薄與偏離。

儒學之“禮”,作為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應成為國學教育的基石。然而,在當前的國學熱潮中,“禮”的教育卻往往被邊緣化,甚至被忽視。這不僅是國學教育的缺失,更是文化傳承的斷層。

國學的真正魅力,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藴與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學習國學,不應僅僅停留於表面的知識積累或形式的模仿,而應深入其精髓,將其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與行為舉止之中。盲目跟風、道聽途説,非但不能領悟國學之真諦,反而可能誤入歧途,將國學簡化為一場場華而不實的表演。

因此,我們呼籲:講國學,當以實踐為本,拒絕空談。學者應以身作則,深入挖掘國學思想的價值與意義;教育機構則應重視國學教育的內容與質量,避免形式主義的泛濫。國民在學習國學時,更應保持理性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真正將國學智慧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國學回歸其應有的純粹與深邃,以實踐傳承文化之魂,以行動詮釋國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