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傳統民俗文化,飄色

廣東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直到現在依然是珠三角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廣府民俗藝術之一 。飄色是廣東白話的稱謂,“飄”是指脱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的古老民間藝術。

飄色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在不同地區有飄色、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種名稱。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台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民間傳説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飄色歷史起源有不同的説法,一説法認為,源自太平天國末年,當時政府禁演粵劇,民間藝人改以粵劇造型巡遊的形式,後逐漸發展為“馬色”、“水色”和“飄色”等類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演化為真人扮演。另一説法認為,起源於明末清初珠海斗門乾務鎮,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

沙灣飄色

沙灣飄色是一種在歲時節令期間進行巡遊展演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雛形,主要是在每年正月初三“北帝誕”祭祀活動期間抬着與北帝有關的人物造型巡遊。

每逢酬神廟會,廣東各地的流浪藝人便裝扮成戲曲人物造型表演,叫做“賽色”或“彩色”。清中葉受中原一帶“色”藝術的影響,番禺員崗、市橋一帶的“水色”、“馬色”傳到沙灣。

沙灣飄色以色櫃為展示舞台,由4至8人抬一色櫃,色櫃上站立一個8至10歲的古裝兒童——即 “屏”,“屏”上再站立一至兩個2歲左右的古裝兒童——即“飄”。飄色是以“屏”和“飄”的扮相、姿態、服飾及道具有機結合組成造型,來表現某個故事、傳説、戲曲和風俗內容。

沙灣飄色有傳統色板逾200多種。除創作反映現實生活如“囊括七雄”、“為國爭光”、“青雲直上”等新板色外,還挖掘整理出72板色。

其中愛國懲奸的有“精忠報國”、“護國庇民”、“馬上琵琶”等,鋤暴除霸、扶弱濟貧的有“三調芭蕉”、“飛劍伏魔”、“大鬧東海”等,反抗統治壓迫的有“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反抗封建禮教,追求美好婚姻,嚮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有“黛玉葬花”、“水浸金山”、“柳毅傳書”、“黃鶯驚夢”等;歌頌國泰民安,昇平盛世的有“梅開二度”、“竹報平安”、“喬松跨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