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也可以説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特定族羣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並沿襲下來的文化現象。簡而言之,它們是老祖宗們傳承給我們的生活智慧和風俗習慣。祖先們用經歷告誡我們,為人處世並非百無禁忌,反而生活中有許多禁忌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1.飯前不訓子,睡前不罵妻。
在吃飯前避免責備孩子,一方面是為了不影響孩子的食慾和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吃飯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因此,教育孩子要選擇適當的時間是非常有道理的。
睡前不罵妻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那時一般吵架都是丈夫訓斥妻子。但是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應避免在睡前發生爭執。因為睡前的爭吵可能會導致情緒激動,而且睡覺時氣血本身就不流暢,如果吵架完慪着氣再躺下睡覺,很容易導致氣滯血瘀,百病叢生。
2.師徒不對坐,叔侄不對飲。
師徒不對坐,體現了尊卑有序的傳統觀念。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父與徒弟之間存在輩分差異,不宜同席而坐。在現代,家族聚餐或大型宴會中,也常常有長輩與晚輩分席的傳統。
叔侄不對飲,這裏的“對飲”指的不是“喝酒”,而是合作。在古代,叔叔在有好的營生時,通常不會與侄子合作,因為對於叔叔而言,侄子的媽媽是外人。一旦侄子做錯事得到訓斥時,侄子可能會將不滿告訴母親,而母親往往會偏袒自己的孩子,這可能導致誤會和破壞家庭關係。因此,古代男子往往會領着外甥做事,因為外甥的母親是自己的姐妹,有衝突時,不會過分偏袒某一方,更不會離間關係。
3.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要在瓜田裏彎腰提鞋,以免被誤認為偷瓜;不要在李樹下舉手整帽,以免被誤認為偷李。現在,這句話用來比喻應避免出現在可能引起誤會的場合,以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4.父在不留須,母在不慶生。
“父在不留須”是辛亥革命時期為了打破封建制度而形成的習俗。當時,男性的鬍鬚和辮子都被剃除,父母在世時不允許留鬍鬚。如果父親去世,留上唇鬍鬚;母親去世,則留下巴鬍鬚;雙親都去世後,才會上下唇同時留鬍鬚。
“母在不慶生”則更容易理解,因為人們常説“兒的生日,母的難日”,母親在孩子出生那天經歷了極大的痛苦。在這一天大擺筵席慶生,顯然是不合適的。
5.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打人不打臉”是説:臉面代表着一個人的尊嚴,即使兩個人打架,也不應扇對方的臉部,一旦扇了對方的臉,那可就牽扯到尊嚴問題了。臉上的事捂都捂不住,被打的人面子裏子都沒了,自然是要記恨你的。
“罵人不揭短”中的“短”指的是個人的缺陷,包括生理、行為、思想等方面的不足。在批評他人時,應針對具體的錯誤,而不是揭露他人的隱私或痛處,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更應注意言辭。很多記恨的種子就是在揭人短時埋下的。
6.早不言夢,午不言殺,夜不言鬼。
這是道教的一種觀念。早晨是一天的開始,適合規劃和安排事務,力求圓滿的,所以不要上來就講些夢裏的事;中午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的時刻,因此言殺有悖常理;夜晚陰氣較重,應避免談論鬼魂等話題,以免帶來不祥。
7.喜不送傘,壽不送煙。
這句話其實是大家特別理解的“諧音梗”。
“傘”與“散”諧音,寓意不吉利,新婚大喜之時,人們都期望能攜手一生、白頭到老,讓人散肯定是不吉利的;
“煙”與“咽”諧音,老人過壽時,最忌諱與死有關的詞彙了,因此民俗裏大壽時不能送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