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外地人眼裏,瀋陽二字並不陌生,這座城市似乎是一個代表東北的文化符號。
瀋陽文化底藴深厚,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擁有馳譽五洲的滿清宮闕,優美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邃的人文景觀。她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藴在斑駁的歲月長河中流淌,銘刻古今,但仍有一些民俗並不廣為人知。
今天,就帶大家瞭解那些就算是瀋陽人也可能不知道的冷門瀋陽民俗。
古時候稱山南水北為陽,瀋陽因南臨古瀋水,即如今的渾河,因得名瀋陽。而渾河通向大海,就讓我們先來看看“瀋陽與海”的故事。
一、瀋陽人也拜媽祖
很多人瀋陽人不知道,瀋陽人曾經居然有拜媽祖的民俗。其實,瀋陽不僅拜媽祖,還有兩個媽祖廟:一個是天后宮,一個是山東廟。
天后宮位於原瀋陽二十六中學東北角,其遺址尚存。據史料記載,懷遠門外還有一座山東客商修建的山東廟也供奉媽祖,其原址應在一經二小學附近,如今該建築已不存在,但仍有山東廟巷等地名。
可是瀋陽並不臨海,為什麼也會出現供奉媽祖的寺廟呢?
這是因為渾河早年水運很發達,可以直通營口入海。清朝乾隆年間,陪都盛京(今瀋陽)商賈行市興盛,關內南方各省的生意人紛紛奔赴東北經商。當時,福建商人陳應龍也做起了東北土特產生意。 由於海上經常出事,他多次經商失敗。於是他在媽祖面前許願:如果船隻一路平安,一定在盛京為媽祖修建一座廟。此後,陳應龍的貨船一帆風順,財運亨通。
於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他籌巨資在盛京修建了天后宮,為閩江會館,虔誠供奉媽祖娘娘。天后宮規模宏大,風格獨特,每年都有集會在此舉行,十分熱鬧。在劉世英所著的《陪都紀略》中有詩讚嘆:“閩江會館,工程不凡,開廟之日,重九重三。”可見瀋陽媽祖廟的盛況。
二、瀋陽人為什麼愛吃雞架
雞架是瀋陽的鄉愁,是瀋陽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最香莫過骨邊肉,“沒有一隻雞能端着架子離開瀋陽”。然而慕名而來的食客和新輩代瀋陽人不知道是,瀋陽人愛吃雞架背後,有着一段苦澀的歷史記憶,飽含老工業城市的辛酸。
上世紀80年代末,瀋陽則擁有着全東北最大的國營養雞場。養雞場的雞用於出口。為了配合出口檢疫需要,整雞被分切成雞腿肉、雞胸肉等再進行塑封,雞架成了無法出口的邊角料。 雞架,像是個骨架做成的籠子。肋骨撐在外面,看着個子很大,裏面卻空空的。有肉的地方都被拆掉了,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肉粘連在骨頭上,薄薄一層。一個雞架,像極了大下崗時代被掏空的東北。
下崗潮時期,一些店家低價買走雞架熬湯,又把煮過的雞架灑上辣椒油、榨菜等調料,做成另外一道美食,卻意外獲得了食客的偏愛。價格實惠的雞架,就這樣成了瀋陽人心中的最佳下酒菜,雞架——這一無產階級料理就此誕生。
三、落選“國寶”的瀋陽相聲現狀
現如今,瀋陽共有1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然而呼聲很高的瀋陽相聲卻榜上無名。有着140多年曆史的瀋陽相聲多次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擦肩而過,人們不禁要問:瀋陽相聲,你到底咋啦?
從瀋陽相聲的歷史説起,清光緒末年,北京相聲藝人範有緣、朱天瑞定居瀋陽。1921年,北京相聲藝人馮昆志一家來到東北組成“馮家相聲班”,活躍於東三省,逐漸形成適應東北人口味的瀋陽相聲。
瀋陽相聲的特點是火爆脆快,題材豐富,內容針砭時弊,辛辣幽默,諷刺強烈,同北京相聲、天津相聲形成鼎足之勢。而後來的楊振華、金炳昶、王志濤、陳連仲,更是將瀋陽相聲推到了巔峯狀態。《假大空》、《好夢不長》、《台灣來信》等經典段子很快為全國觀眾所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