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民俗文化可謂是歷史悠久,因為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各種原因,不斷髮生地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同時兼具的包容態勢。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我們來賞析山東的名俗文化!
一、山東剪紙
剪紙如今已成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山東的剪紙又有什麼特點呢?山東剪紙從造型風格上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渤海灣地區粗獷豪放的風格,與黃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紙一脈相承。一類則是更有特點的山東膠東沿海地區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精巧型剪紙,它似乎與山東漢代畫像石刻細密繁縟的風格一脈相承,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型更飽滿豐富。
二、山東呂劇
博興縣是呂劇的發祥地。呂劇起源於明末清初,由民間雜曲小調逐步演變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呂劇的唱腔和表演藝術藴涵着濃郁的鄉村氣息,許多優秀劇目生動地反映出齊魯民俗風情,內容健康活潑,戲詞風趣詼諧,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因而雅俗共賞,不僅在我國北方流行甚廣,而且風靡全國,成為億萬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著名地方戲曲。市、縣呂劇團歷年演出的劇自主要有:傳統戲《後孃打孩子》《三打四勸》、《李懷玉借妻》《王定保借當》、《借年》、《井台會》、《小姑賢》、等近20出,現代戲《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結婚》《中秋之夜》、《沂河兩岸》、《都願意》、《半邊天》、《隔牆姐妹》、《王邪招親》等。
三、山東秧歌
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從分佈情況看,以魯西、魯北和膠東半島流傳最盛。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省不同種類的秧歌約有30多種,秧歌的總體風格相對統一。表現形式大致分為地秧歌、寸秧歌、蹺秧歌三種,其中蹺秧歌歷史最久、分佈最廣,表演形式簡單。寸秧歌象徵四十年代以前女人的小腳,四十年代以後逐漸消失,大部分轉化為地秧歌。地秧歌表演形式豐富,角色扮演可分老中青少等,一般是高蹺與秧歌融為一體對應表演,並能扮演歷代英雄人物及體現民俗風情的片斷。其中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被稱為山東“三大秧歌”、“山東三大民間舞蹈”。其總體風格男性粗獷豪放,盡現陽剛之氣,女性嫵媚柔韌,富有含蓄之美。
四、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屬於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多年相傳改進,到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形式。
五、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初發源於濟南商河縣,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記載漢鴻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許商開鑿商河,祝河竣工民眾自發鼓傘齊舞以示慶賀。鼓子秧歌是當地民間為慶豐收,而載歌載舞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每年的元宵節,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動的高潮日。秧歌隊伍龐大,人數眾多,角色各異,鑼鼓齊鳴,熱鬧非常。
六、祭海
祭海節是一個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傳統節日。最著名的祭海節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田橫鎮的傳統祭海活動,通稱“田橫祭海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祭海節。祭海民俗,是漁民在漫長的耕海牧漁生活中創造的一種獨具地域特色的漁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動。每年祭海節過後,漁民在進行修船、添置漁具等準備工作就緒後,就開始蓄帆向海,準備打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