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座古城的心臟地帶,藏着一位被譽為“吆喝之王”的傳奇人物——臧鴻老先生,年逾古稀,卻能將上百種老北京的傳統叫賣聲演繹得活靈活現。每當京城的老字號重新開張,總能聽見他那熟悉而富有韻味的吆喝聲,為古老的買賣增添了幾分生氣。1993年,南來順小吃街重煥生機,匯聚了百餘種京味小吃,臧老先生更是不辭辛勞,親臨現場,以一嗓高樁柿子的吆喝:“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了咱還換嘞!”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吆喝,這一源自遠古的呼喚方式,本意乃大聲呼喊,最早可見於《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在燈下苦讀時,門外突然響起的幾十人齊聲吆喝。而將其融入市井生活,作為叫賣之用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從姜太公在市集上“鼓刀揚聲”,到宋代開封街頭“喝估衣”的商販,再到明清時期北京城裏那滿街飄蕩的吆喝聲,無一不彰顯着這一文化現象的深厚底藴。
老北京的吆喝,尤為豐富多彩,每一聲都藴含着獨特的韻味與故事。比如那賣心裏美蘿蔔的:“蘿蔔賽梨哎——辣了咱就換!”;冰糖葫蘆的甜蜜誘惑:“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金魚攤前的俏皮話:“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可不是賣黃瓜的,專售大小金魚嘞!”;還有那蟠桃攤上的幽默:“非大姑娘扎,亦非二姑娘繡,此乃三姑娘遊園偶得之扁蓋兒桃!”……這些吆喝聲,不僅是商品的宣傳,更是民俗文化的生動展現。
吆喝,並非北京獨有的風景,它如同一條流動的旋律,穿梭在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從徐州街頭那悠長的“炕雞嘞嗨——炕雞哎!”;到常州人細膩的叫賣“刮子篦子——刮子篦子!”;再到早市上此起彼伏的“大米小米綠豆麪,白粥香甜糖包暖!”……每一聲吆喝,都是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深情訴説。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吆喝聲似乎漸行漸遠。王老先生,一位遠道歸來的華僑,在老巷深處偶遇的一聲電喇叭“臭豆乾!”讓他不禁感慨:“昔日的吆喝,如同天籟之音,今已難覓其蹤。若想重温,唯有在相聲中尋找那份記憶了。”
的確,那些曾經穿梭於街頭巷尾的吆喝聲,如今已悄然走進藝術的殿堂,成為相聲、戲曲乃至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賣估衣》的傳統相聲裏,吆喝聲是其靈魂;《紅燈記》中的磨刀人,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令人難忘;而臧鴻老先生的聲音,更是為多部反映老北京風情的影視作品增添了濃厚的歷史色彩。
昔日的販夫走卒,以曲藝清唱或口技之技,將吆喝演繹成了一種藝術。反觀當下,某些藝術家在熒幕上的“吆喝”,卻似乎少了那份純真與質樸,多了幾分商業的喧囂。打開電視,滿耳皆是“我愛××”、“舒適享受”、“品質之選”……這些廣告詞雖朗朗上口,卻難以觸及人心,更無法與那些充滿生活氣息、飽含情感的老北京吆喝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