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個寓意着“冬日白晝漸長”的節氣,自古以來便承載着厚重的文化意義,被視為不亞於春節的重要節日,有着“冬至大如年”的美譽。
在往昔的歲序更迭中,冬至日,皇帝需親臨郊外,舉行盛大的祭天儀式,百官則進獻賀表,共襄盛典,一切禮儀之隆重,堪比新歲慶典。
步入清代,滿族旗人亦遵循古制,於冬至之日,不僅祭天以祈國泰民安,還祭祖以求家族昌盛,消災祈福。黎明初破,家主便會將一頭肥碩的大豬綁於院中,由經驗豐富的屠夫以一刀斃命之技,完成這寓意吉祥的屠宰儀式。隨後,整豬不加任何佐料,僅以清水燉煮,稱之為“白煮肉”,其純潔之味,象徵着對天地祖先的虔誠敬意。
祭典之日,親朋好友或騎馬而至,相聚一堂。院內,矮桌之上供奉着“天地神位”,樺木漆盤盛滿白煮肉,主人虔誠焚香,上表祈福,來賓則依次叩拜行禮。此外,院中還有高聳的“祖宗杆子”,其上掛旗懸鬥,祭畢後,將豬下水懸掛其上,任飛鳥啄食,寓意自然循環,生生不息。
祭典之後,主客圍坐,共享“神餘”——即祭祀撤下的白煮肉。肉盛於鮮豔的紅漆肉槽中,整塊上桌,賓客需自行以刀切割,再以樺木筷夾至小碗中品嚐。桌上無備調料,賓客們便拿出事先準備的“油紙”——一種由純淨醬油凝結而成的薄膜,假意擦拭刀碗,實則借熱湯一燙,化為醇厚醬汁,與肉湯相融,此乃滿族關外遺風,相傳皇宴亦同此趣。
而南方士宦在京者,亦會設宴祭祖,並邀請同僚好友共聚,宴飲間談笑風生,別有一番風味。京城民間雖不重冬至祭,但自冬至起進入“數九”寒天,文人墨客則熱衷於舉辦“消寒會”,每九日一集,人數必合“明九”或“暗九”之數,圍爐而坐,吟詩作畫,以詩酒會友,樂在其中。消寒會上,詩詞歌賦、書畫創作皆圍繞“九”之主題,如以白居易《問劉十九》為引,繪雪景對酌圖,童子温酒,雪窗前情誼融融,恰合消寒雅集之韻。
宴飲之際,酒令亦不離“九”字,或以此為題,或以此為趣,終以九盤九碗或“花九件”豐盛佳餚作為宴席之終,歡聲笑語中,共度冬日暖陽下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