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好呀!
大家心愛的他/她是否在身邊呢?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英文叫Valentine’s Day,但Valentine真的是情人的意思嗎?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情人節及其英文名稱的由來,並分享了一些適合用來告白的情話~
一起來看看吧!

情人節由來
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佈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裏就被稱為Valentine’s Day,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二、據説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倫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裏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這一奇蹟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倫丁斬首示眾。據傳説,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倫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三、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 Festival)。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着對牧羊人和羊羣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
隨着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繡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四、傳説以前在英國,所有雀鳥都會在2月14日交配求偶,如黑鳥、山鶉等,皆在2月間求偶。所以,人類也認為每年的2月14日是春天萬物初生的佳日,代表着青春生命的開始,也仿效雀鳥於每年的2月14日選伴侶。

適合告白的情話
1.為你,千千萬萬遍。
2.漂泊止於愛人的相遇。
3.我遇見你,枯木逢春。
4.只願與你共度餘生。
5.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6.你是我麪包上的黃油,生命裏的呼吸。
7.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
8.於世界而言,你不過一人;於一人而言,你是全世界。
9.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
10.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